
本站网综合报道,近日,多位备注为南京芯启源半导体员工的网友在脉脉平台发布消息称,公司拖欠 2025 年 3 月至 6 月四个月工资,以及 2022 年和 2023 年年终奖,涉及多个办公地点,南京团队已基本解散。
公开资料显示,芯启源成立于 2015 年,创始人是全球半导体领域的专家、在美国硅谷有多次成功创业经验的卢笙(SHENG LU)先生。这是一家致力于集成电路核心知识产权(IP)、芯片及 EDA 工具的设计研发、生产及销售的高科技公司。芯启源的核心产品包括采用 Chiplet 技术、支持 400G 吞吐量的自主 DPU 芯片,以及 EDA 工具 MimicPro。
根据网传图片及网友反馈,芯启源的 HR 当着警察的面表示,“我们就是不赔偿、不发工资,有本事告我们呀”;另有员工称,“干了 3 年半,一分年终奖没发,拖欠 20 万年终奖(还不算绩效奖金)和 2 个月工资未发” 。
回顾芯启源的发展历程,转折点出现在 2024 年。2024 年第一季度芯启源财报显示,其营收同比下滑 15.27%,净利润暴跌 75.73%。此前,公司还进行了大规模的股权质押融资,这表明企业资金链当时可能已经遇到了很大的挑战。知情人士透露,芯启源曾计划分拆 EDA 和 DPU 业务独立运营,但分拆所需资金投入与半导体行业高研发特性叠加,进一步加剧了现金流压力。
从芯启源过去一年的企业动态来看,该公司在大力推动 DPU 的发展。2025 年 3 月,该公司还推送了《芯启源 DPU 助力网络数据安全建设》文章,文中认为芯启源 DPU 作为新一代高性能数据处理器,在网络安全领域具备独特的技术优势,能够有效支撑《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》中提出的安全防护体系构建目标,并深度契合《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》对数据安全治理的核心要求。
在更早之前的 2024 年 12 月,芯启源曾发文谈论 “英伟达收购迈络思涉嫌垄断” 一事,强调国产替代的重要性。文中提到,该公司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芯片为核心的网卡和 DPU 产品,数年前已实现量产,不但在功能、性能上媲美国外同等产品,而且经过 5 年的适配,在众多国产操作系统、CPU 和服务器生态兼容性上实现了对国外产品的超越。目前,已获得中国移动、国家电网、福建省大数据、头部安全厂家和服务器厂家等一众大客户认可,并实现了稳定供货。其中,在浙江移动全省部署的 SD-WAN 场景下的产品已正式上线近 3 年且保持 0 故障。众多案例强有力地证明,芯启源产品不但从技术上完全可以替代国外同类产品,其迅速响应的本地化支持服务和高性价比更是远超国外厂家。
如今回头看,这家曾经雄心壮志的公司走到这一步,多少让人感到唏嘘。业内人士认为,芯启源在 DPU、EDA、IP、TCAM 芯片等多领域布局,但未能有效平衡研发投入与市场需求,体现出技术人员运营公司的短板。另外,尽管芯启源曾以 “国产替代先锋” 身份活跃,但 DPU 领域技术门槛高,需持续投入研发以追赶国际巨头。若无法在性能、生态兼容性上形成差异化优势,可能陷入 “高投入低回报” 困境。芯启源暴雷可能加剧资本对半导体初创企业的观望情绪,尤其是技术导向型企业。未来,投资者将更关注企业的商业化能力、客户验证及现金流可持续性。